青海机构编制网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机构编制信息
省委编办立足省情实际 全力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
时间:2020-11-02        来源:省委编办       

  多年来,青海省委编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,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目标,结合自身职责分工,建体系、做增量、出标准、创机制,为我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。近日,青海省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检查验收,全省45个县(市、区、行委)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评估认定标准。回顾过去,省委编办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

  ——建立青南支教对口帮扶机制。针对青南地区条件艰苦留不住人,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弱、教育教学水平偏低,同时空编较多等诸多问题,我办进一步创新管理,采用省上新增一部分、地方调剂一部分的做法,统筹安排500名青南支教周转编制,核增给教育水平较高的省直、西宁、海东学校,保证每年滚动选派500名优秀教师赴青南三州进行团队式集中支教,有效提高了派出方和受援方学校的工作积极性,提升了青南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。

  ——持续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。随着城镇化加速、十五年免费资助政策出台,全省民族地区教育保障力度不断增大,新建高中、小班小校、大班额等问题凸显,对此,我办结合事业单位改革,将调剂收回的事业单位编制,优先用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重点地区。2013年至今,共为中小学增加教职工编制2347名,着力解决中小学阶段性和地区性超缺编等突出问题。

  ——下放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剂权。坚持“省级统筹、市州调剂、以县为主、动态调配”原则,逐级下放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权限,授权各地区可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,根据区域学生数量及结构变化情况,及时动态调整编制。县域编制由县本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部门一年一调,市州对所辖县区域编制三年一调,编制调整向乡村小规模学校、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倾斜。动态调整权限的下放,有助于化解教职工编制配置的结构性矛盾,盘活了各地现有编制存量,提高了编制使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。

  ——充实偏远薄弱地区教学力量。针对义务教育均衡验收的玉树州囊谦、杂多和曲麻莱3个重点县,着力查漏洞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在编制极为紧张的情况下,优先为杂多县核增部分教职工编制。同时,结合近年来玉树州中小学学生“井喷式”增长,教师严重不足的实际,我办按照“保基本、保基层、保运转”和“科学测算、分步核定、逐步到位”的原则,多措并举,为玉树州和省三江源民族中学核增了部分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,以缓解玉树州中小学缺编压力。

编辑:统计信息处

联系地址:青海省西宁市  邮政编码:810000
青海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| 免责声明 |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098号 | 青ICP20000189号
Copyright © 2013-2013 www.qhbb.gov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